媒体的投理香财大推荐台靠监会警钟资平再敲社交神谱吗港证
最近香港金融圈又有新动静了!9月13日,香港证监会在官网发布了一则相当严肃的警告声明,专门点名那些不受监管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意外,毕竟这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突然冒出了太多所谓的"投资达人"。 让我来还原一下事情的背景:证监会发现有个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特别"活跃",他们不走寻常路,专门通过两种渠道来招揽生意。一种是找那些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帮忙站台,另一种是找街边的货币兑换店当"代言人"。这种做法本身就让人感觉不太对劲,要知道正经金融机构哪会用这种"地下"方式来拉客户啊! 更关键的是,证监会查实这个平台根本就没在香港拿到合法的经营牌照。而且他们的操作手法处处透着可疑,比如他们旗下的实体都没申请过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牌照。证监会这次是真急了,直接通知了那些帮忙宣传的网红和兑换店,要求立即停止推广。 作为一个经常关注金融市场的人,我特别想提醒大家:天上不会掉馅饼!那些在社交媒体上说得天花乱坠的"理财专家",十个有九个都是收了钱的托儿。他们张口闭口"稳赚不赔",实际上可能连最基本的金融知识都不懂。 这已经是香港证监会两个月内第二次发布类似警告了。记得8月7日那次吗?证监会就曝光了一些平台谎称已经提交牌照申请,故意误导公众。现在看来,这些问题不仅没解决,反而愈演愈烈。 说到监管,香港其实已经在行动了。今年6月1日,专门针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全新发牌制度正式落地。证监会还很人性化地给了12个月的过渡期,让平台有时间调整合规。但让人无语的是,过渡期才刚开始,就有平台迫不及待地出来"搞事情"。 我必须强调一个残酷的现实:目前市面上你能接触到的绝大多数虚拟资产交易平台,都是不受监管的"野鸡平台"。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这些平台一旦跑路、被黑或者挪用资金,你的投资很可能就血本无归了。 你可能要问:"那有些平台说自己在国外有牌照啊?"这里面的水更深!确实有些平台声称获得了海外监管,但问题是某些国家的监管形同虚设。再说了,真要出了事,你难道要漂洋过海去维权吗?光是想想跨国诉讼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就够让人头大了。 更别提虚拟资产本身的特性了——它们不像股票背后有实体企业支撑,完全就是靠市场信心在撑着。加上很多代币交易量小得可怜,庄家想操控价格简直易如反掌。 所以啊,证监会的警告绝不是危言耸听。下次再看到朋友圈有人推荐"稳赚"的虚拟货币投资,建议你先上证监会官网查查这个平台的牌照状态。毕竟钱是自己的,还是谨慎点为好!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USD1:特朗普背书的稳定币新贵引发市场狂潮与政治风波
- 周末行情观察:太子币稳中有降,市场波动持续低迷
- 重磅!Infura去中心化版真的要来了,Web3基础设施将迎颠覆性变革
- 全球Web3认知调查:当数字革命遇上文化差异,我们离真正的互联网革命还有多远?
- AI协作革命:ChainOpera如何让虚拟团队变得真实
- 解密Permissionless第三天:Web3的未来究竟藏在哪?
- 比特币狂欢!跟单操作斩获700点收益实录
- 香港Web3.0浪潮:站在数字经济的最前沿
- NFT的绿色革命:MUD如何为数字艺术注入环保DNA
- 以太坊大佬预言:美国终将拥抱加密货币革命
- Tornado Cash开发者Pertsev的漫长法律挣扎:一场改变加密世界规则的审判
- 加密货币市场呈现强者愈强格局:头部平台正吃掉整个蛋糕
- 8月DOGE行情深度解析:30亿持仓暗藏玄机,暴涨前夜来了?
- 空单精准出击!以太30点+比特币300点,狂揽2500U利润
- NFT数据分析新思路:告别数据泥潭,拥抱高效API
- OG地推团队的魔法:这个代币真能创造8倍神话?
- 美联储的利率游戏:一场华尔街与华盛顿的权力拉锯战
- LINK的未来:一位分析师眼中的加密货币长期博弈
- 市场警报:散户热情减退,Coinbase或迎寒冬
- 数字货币交易分享:两单操作盈利7000美元实战心得
- 搜索
-